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陵墓纪念堂,混凝土圆柱‘滴落’ / Sthapotik

ArchitectureDaily ArchitectureDaily

作者:Sthapotik
原文链接

背景 - 苏菲主义(Sufism)是伊斯兰教中最令人惊奇和发人深省的思想之一,苏菲主义源于多种哲学和社会观点,侧重于与真主的亲近(Schimmel, A., 1975)。苏菲圣人通过他们在宗教和传教上的热情、以及模范性的品格和人道主义行动推动了伊斯兰教在孟加拉国的传播。他们甚至作为统治者的顾问参与地区政治,并反过来影响他们所从事的人道主义工作。Uwaisi 是苏菲主义的一种 Tariqa(途径),它在精神上对伊斯兰神秘主义的词汇进行传播,并以 Owais al-Qarani 为名。该项目就是为 Uwaisi Tariqa 的“Pir(苏菲教精神领袖)”所建的多尔加 (意为陵墓,Dargah)。虽然“Pir”是波斯语,但由于波斯圣徒在该地区传播伊斯兰教所起到的作用,在当地进行了本土化改革。现有的坟墓最初被埋在 "Pir "的住所内,其后又计划在坟墓上建造一个独特的(陵墓)结构,以纪念 Pir 的事迹和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孟加拉国一直由不同的力量所统治。这片土地也就成为了多领域文化、信仰和哲学的家园。它谦逊地适应了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尔后在文化、宗教信仰和建筑方面形成了其独有的特征。从 13 世纪开始,直到 18 世纪中叶英国人占领孟加拉期间,孟加拉国就一直由穆斯林统治。在独立的苏丹国时期(1342 年至 1576 年),几乎四分之三的清真寺都建在孟加拉。这一时期的清真寺大多是方形,而不是长方形的土耳其清真寺。尽管在孟加拉国发现的墓葬数量很少,但它们却彰显了传统伊斯兰形式对当地风格和要求的多样化有趣改编。多尔加的形成及其物质性就高度受到苏丹尼时期清真寺和陵墓的启发。

概念:来自天堂的枝形吊灯 - 设计方法是随着技术、可用资源、意识形态和当地文化的发展而演变的,并能同时转化为当地社区自然采用的综合解决方案。一般来说,多尔加是受人尊敬的宗教人物的墓地,通常是苏菲派圣人或苦行僧。在波斯语中,多尔加意为“门户”;就其象征意义而言,多尔加是尘世身体休息和灵魂通过门户前往天堂的家,而来自天堂的枝形吊灯能通过圣光祝福他们将尘世身体与更高的力量相连接。坟墓的存在和枝形吊灯描绘的图案共同营造出一种神秘的宇宙氛围,勾起人们心中的精神性。陵墓外壳是对现实的复刻,但内部空间却又超越现实。

形体生成 - 方形单体主要见于次大陆伊斯兰建筑中的墓葬(Koch, E. 1991)。 这些坟墓的设计灵感大多来自孟加拉小屋的传统结构。Dargah的项目方案采用了相同的方形设计,尺寸为 36'x36'(约1.1mx1.1m),在白色大理石平台上共容纳三个坟墓。与 Vitti 传统小屋有所不同,Dargah 的底座也相应升高到了 3 英尺,继而融入到住宅区的自然环境中。因此,建筑师试图在项目中保持非正式的自然姿态,而非创造一个明显的入口。此外,方案还标明了结构的各个角落,直观呈现出该体量的三维形态。

该结构的高度在 3 英尺见方(约 0.9 米)的基础上升起,共有 24 英尺高(约7.3 米)。其天花板由 36 个圆圈组成,灵感来自苏丹尼时期的多圆顶清真寺;而在天花板的 36 个圆形孔洞中,有 16 个被设计成了圆柱形的滴落物,并挂在华夫格天花板上。这些圆形冲孔和悬挂的圆柱形滴落物共同出现在了一盏充满活力的枝形吊灯中。自然光通过这盏枝形吊灯渗入Dargah,在地板上形成自然图案。为了给项目结构建立一定的重要性,建筑师还使用了常见于苏丹尼时期清真寺的转角炮塔。经过设计改编的重复炮塔组成了多尔加的侧立面,创造出一种熟悉而又新颖的标志性构图,以吸引社区的关注。改编后的炮塔是半圆形的,上部穿孔以用于自然采光和通风。

施工调整 - 由于资源有限,项目采用了当地泥瓦匠和本土的施工技艺。由于当地竹子自然长度的限制,脚手架需分三次搭建才能抵达 21 英尺高(约 6.4 米)的天花板。而施工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当属借助当地施工技艺从华夫格板上悬挂 6 英尺长(约 1.8 米)的混凝土圆柱形滴落。工匠要首先要铸造带有圆形冲孔的华夫格板,再将圆柱形滴落物悬挂在上面;每个圆柱形滴落物都需要四个部分的金属模板,而每个部分又由两个 3 英尺高(约 0.9 米)的单元组成,以便在华夫格结构间铸造 6 英尺长(约 1.8 米)的滴落物。自然光透过穿孔板渗入这些圆柱形滴落,营造出戏剧性的环境氛围;半圆形的砖塔则是参照吊灯天花板的边缘所铸造的。

材料 - 项目砖块的年代可追溯到中世纪时期的孟加拉佛教寺院。在苏丹尼时期,砖和陶土装饰是围墙的主要材料;同时,当地社区也对红砖结构的粗犷外表以高度认可。为实现整体环境的统一并赋予项目以意义,建筑师将红砖作为多尔加的外壳和底座;并从附近的砖场手工挑选了自然烧制的红砖,以在各个层面实现本地化。作为结构元素的柱子、板材和圆柱形滴落由混凝土制成,因其在功能上对更大跨度和滴落负载的结构需求、以及施工的灵活度。最终,三座坟墓被放置在砖地板上方凸起的白色大理石底座之上。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分析图

△分析图

△结构分析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 Sthapotik

面积 :  约196.58平方米

项目年份 : 2022

摄影师 :Asif Salman

主创建筑师 : Sharif Uddin Ahammed

制图与现场监督 : Sharif Uddiin Ahammed, S.M. Mushhfiqul Karim, Sadeka Badiozzamman

记录团队 : Sharif Uddiin Ahammed, Syeda Saikha Sudah, Asifa Jamal

地点: 孟加拉,Manikganj


0条评论
ArchitectureDaily ArchitectureDaily

作者:Sthapotik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