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凭什么不在舒适区里做一条最咸的鱼?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作者:赵凡民
原文链接

咸鱼翻身也还是咸鱼,

但会翻身的咸鱼不是很帅吗?

“逃离舒适区”是最近很流行的一句鸡汤了。

该鸡汤认为,呆在舒适区就是温水煮青蛙,就是慢性自杀。

可是,如果我呆在舒适区都是慢性自杀,那我离开了舒适区岂不是要立马原地爆炸,成为一盘香辣馋嘴蛙?

所以,我觉得既然舒适区是我们最熟悉、最擅长、最能掌控的地方,那好好的经营这一亩三分地不是更好吗?

要想发家致富,往下挖比往上爬更能找到黄金。

就像我们隔壁村的UNstudio一家,日常擅长就是种三叶草、四叶草以及各种草。不但自己种的不亦乐乎,还让全世界都知道他们是种草小能手——

但又怎么样?

还不是一样中标中到手抽筋,小日子过得酥酥乎乎。

最近,unstudio又参加了一个投标——

韩国利川自然科学博物馆国际竞赛。

不用怀疑,依然是熟悉的味道,四叶草的配方。

要不然呢?

喝一碗“逃离舒适区”的鸡汤,不去种草非得去挖矿?

像我等青铜一样,上来先分析周边环境。

看看基地的周围,都是环境优美的树林和农田,但也因此导致建设用地很紧张。而博物馆不仅要求布置展览空间,还要求增加和游客的互动,提供大量的活动场所——那就做个入口广场吧。

然后就是入口流线和后勤流线。再掏个适合展览建筑的中庭组织流线,围绕着中庭布置一圈展览房间解决功能问题。

嗯,这个方案除了不能中标,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还是回到舒适区来老老实实种草吧。

无论是三叶草还是别的什么草,unstudio种的其实都是一个封闭自循环的流线体系。说白了就是没头没尾绕晕你。

STEP1.“绕”出融入自然的姿态

既然是自然山地的环境条件,为了迎合场地,建筑体量就不宜过大。所以,先根据地形将“四叶草”摆在地块当中,“四叶草”的每一片叶都作为一个功能分区,而叶与叶交接的夹角区域自然形成了喇叭形入口区。这样一来,本身体量很大的展览馆就被消解成了四个体块组成的建筑集群,在尺度上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然后对各层四叶草楼板进行变化,让每个叶片都环绕生长上去。

二层楼板在叶片交接处取齐形成一层入口灰空间;三层楼板叶片进行反转,使三层楼板与二层楼板交错开的部分形成各种形状的室外活动平台;四层楼板的南北向叶片成为室外活动平台,而东西向叶片向上提起形成大空间以供超层高的展览空间使用。

这样UNstudio就轻而易举地绕出了建筑的整个姿态。

STEP2.“绕”出失去尺度感的流线

Unstudio在建筑内部采用了圆形切割法来塑造非线性空间。通过不同直径圆形交通核与圆形功能空间的内切与外切,勾勒出叶片外轮廓并挤出三角状中庭空间。而本身圆形又变成了各展区的圆形展览空间和圆环形走廊。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由不同直径圆形相切所连成的非线性流线。一眼望去,全是弧墙。失去透视参考的你,早就被绕得没了方向感与距离感,产生时时变化的视错觉效应。

如此,无论展品怎样布置,游客都早已被吊足了胃口,沉浸在这奇特的观览体验当中。

STEP3.“绕”出空间丰富的超大穹窿

Unstudio将建筑二层与三层的镂空空间错位,使空间在垂直向的流动更加自由。二层与三层的镂空空间以曲度发生变化的螺旋步道相连,而步道上空就是全息投影的超大穹窿。

你以为四叶草只是个流线系统,但建筑却是一个整体。当交通被绕了出去,那自然也就留下了大体量的完整空间任人发挥——当然,前提是你能先发现才能去发挥。

STEP4.“绕”出多向心性互动体验

为了使各个圆形下沉阶梯或半球体展厅空间更具有场所吸引力,各圆形空间都设置了穹窿形投影天花,增强了场所的心理限定感。

所谓空间互动不就是空间对你有触动,你对空间有行动吗?

圆形空间天然具有的向心性本就自带心理暗示——圆里一定有什么特别,不然干嘛绕着走?unstudio也就顺水推舟的将一些互动设施放在圆形展厅中间,更大概率的吸引人们走入空间中,同时也借四叶草之手创造出了丰富的空间层次。

港真,我经常会觉得unstudio很无聊,每次方案都离不开种草——但又不得不佩服他们每次都能种出新意。

我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成为完人而非能人。可现实的生存法则却只看重你手里最长的那块木板。于是,身无所长的我们只好用不断努力来麻痹自己——

所谓“逃离舒适区”,不过是遮盖“没有舒适区”的励志说法。

“为什么学习”比“学习了什么”更重要。

在咸鱼圈里,最咸的那条鱼就是锦鲤。

在建筑圈里,能创造出舒适区的一般被称为“大师”。

本文感谢大师姐林雅楠的文字编辑和指导

本文图片[1][2][3][4][5][6][7][8]

    来自http://www.pinsupinsheji.com/

其余分析图与动图全为作者自绘,转载请注明

640.webp (2).jpg

5条评论
5 How
5 How 2019-01-04 16:13:58 回复 0

楼主 动图怎么做的呀

普林斯克奖 2018-12-24 19:53:01 回复 0

结构上怎么实现呢

黄某人
黄某人 2018-12-23 00:35:41 回复 0

不是舒适区 而是护城河

四月
四月 2018-12-21 17:17:13 回复 0

这个建筑很棒,发生火灾我都不用找安全出口

honorificabilitudinitatibus怪
honorificabilitudinitatibus怪 2018-12-19 12:30:06 回复 0

分析得很有见解!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作者:赵凡民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