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我的学堂 我的旅行 退出账号

漂浮在物质和精神世界中的空间

ArchitectureDaily ArchitectureDaily

翻译:建筑学院——吴世越
校对:建筑学院——Zyoung

原文链接

KOHTEI 这个项目是一座位于日本广岛福山市的艺术展廊。展廊隶属于一座造船公司出资建立的禅宗寺庙,他们为了安抚和纪念在海事中故去的灵魂,故而建立了这座为名 Tenshinzan Shinshoji 的寺院。

KOHTEI_01.jpg

艺术家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机会,希望参观者可以在空间中感受到禅宗体验。结合了景观、庭院的设计,并通过场地中的艺术装置开启参观者自省、冥想的旅程。展廊建筑的设计是由日本当代艺术家名和晃平与SANDWICH事务所共同完成的。

KOHTEI_09.jpg

无缝的外观和一座存在感最小化的舷梯,产生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第一印象。KOHTEI 展廊的独特形式根植于日本寺庙传统材料的“木”、“水”和“石”,同时结合“船”的意向,创造出一座漂浮在汹涌波浪上的建筑。

KOHTEI_03.jpg

建筑外皮覆盖着木制瓦片,这种传统的桧木树皮屋顶技法被运用在船形建筑上,让它成为一个漂浮在石质景观上的空间。徒步穿越充满欲望的石海,一架轻巧的舷梯将旅客带到建筑物的入口处。进入内部,一片波光粼粼的黑色海洋在我们面前展开。——Kohei Nawa

KOHTEI_07.jpg

展厅的主体部分被日本柏树皮所制的木瓦覆盖,漂浮于风景之上,创造了一个具有导向性的标志空间。屋顶的铺设手法采用了传统的“柿葺”技术,这中技术在日本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这种木瓦屋顶使用了100mm×300mm×3mm规格的木块,共有九层,用竹钉固定,形成一个连续、优雅的屋顶复合体。

KOHTEI_08.jpg

这个屋面共使用了34万件木瓦,由一个专门的匠人铺就。这位工匠世代都是从事“柿葺”技术的大师,他们在京都已经将自己的手艺传承了16代。腹面表皮的部分则采用了25万件100mm×100mm规格的木瓦,形成了整体一致的外观。建筑底部这样暧昧的空间强调了鲜明的物质性,将景观与建筑流畅的外观结合在一起。悬浮在地上的展廊框出了一个景观的画幅。

KOHTEI_02.jpg

石质景观代表了船舶漂浮的海洋。这个地区产出的石材中有很高的铁元素比例,会随着时间时间的推移而被烙上时间的痕迹。它们是从附近的采石场中开采出的,好像还保留着刚刚被雷管引爆脱离山体后的原始质感。每块石头的大小的形状都不同,它锋利的边缘创造出了强烈的光影对比,与周围轻柔温婉的气质格格不入。一条步道将引导游人通过建筑底部的景观和庭院,为他们提供一系列无缝连续的体验,可以多方位地感知建筑。

KOHTEI_05.jpg

这条道路通向一个狭窄的入口,将游客引入船舱内部。站在建筑外,参观者就能隐约感受到从空间中氤氲的黑暗气息。这个装置代表着无边的海洋,游客可以浸入到巨大、广袤的空间中,观察波涛汹涌的的海浪反射的点点鳞光。同时黑暗的空间和被阻隔的声音削弱了访客的视觉和听觉,让他们进入自我冥想的状态,从而更接近禅的意味。

KOHTEI_06.jpg

每个进入空间的人都会对它有着不同的体会。这个冥想空间没有直接的解释“禅”,而是为参观者留下一段关于禅宗、感性和哲学的记忆,并且让他们可以静静的思考。KOHTEI这个结构由内至外地反映出了山林景观会给人的丰富体验,创造结合物质和精神世界的空间。KOHTEI用创造性的表达将建筑的功能和形式变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材料、质感和体验共同打造出了这个连接现实与灵魂媒介。

KOHTEI_10.jpg

图纸

01_KOHTEI_Context.jpg

基地位置

02_KOHTEI_GF_Plan.jpg

总平面图

05_KOHTEI_Elevation.jpg

立面图

03_KOHTEI_S-Section.jpg

横剖面图

04_KOHTEI_L-Section.jpg

纵剖面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SANDWICH

地址:日本,广岛县,福山市

主创建筑师:名和晃平,李仁孝,古代裕一

建筑面积:796.0 平方米

项目年份:2016

摄影师:Nobutada Omote

设计及管理:名和晃平; SANDWICH (李仁孝,古代裕一)

实施:名和晃平; WOW

音效:Marihiko Hara

结构设计:Shizuo Tonomura of Ascoral Engineering Associates

设备设计:Yamada Hiroyuki of Yamada Machinery Office

屋顶:Yoshifumi Miyagawa of Miyagawa Roof Company

灯光设计:Izumi Okayasu of Izumi Okayasu Lighting Design

施工方:Daiwa Construction

景观:Seijun Nishihata (Sora Botanical Garden)

平面设计(商标、标示、工具等):Yuma Harada and Keisuke Yamazoe of UMA/design farm

项目管理:Toshiko Ferrier of Office Ferrier

场地面积:4700 平方米

1条评论
呀呀咯!鸭鸭咯! 亚亚
呀呀咯!鸭鸭咯! 亚亚 2019-08-23 10:32:53 回复 0

之前专门跑去看过,,体验了一次,可能自己佛教悟性浅薄。只感觉出了地狱,彼岸。。很尴尬

ArchitectureDaily ArchitectureDaily

翻译:建筑学院——吴世越
校对:建筑学院——Zyoung

原文链接
media@archcollege.com
建筑学院来稿须知 关闭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各类投稿。
几点简单的来稿须知,望您耐心读完。
来稿要求如下:

● 作品类稿件

1、高清项目实景照片/效果图/模型照片/手绘草图
2、高清技术图纸,如:分析图/主要平立剖/总平面/关键节点详图
(图片要求:无水印,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72,宽度大于1200像素)
3、详实的设计说明800字左右(word格式)
4、真实准确的基本项目信息
5、如有项目视频,请提供高清项目视频
6、贵司的LOGO、官网相关信息。(用于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 其他稿件

1、配图清晰且无水印图片
2、内容有趣有料,文字流畅通顺。
3、作者姓名,若有公号请提供公号名称及LOGO
我们的编辑将在收到稿件后的3个工作日内审稿并与您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刊载也会在3个工作日内您答复。
投稿邮箱:tougao@archcollege.com
如有其他疑问请加微信: jzxy-yz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APP

为建筑师而打造的精品应用

点击下载
close
社交账号登录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建筑学院】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等下完善
close